袁康就太極內丹學會
The Tai-ji, Inner Alchemy and Kungfu Practice of
Master YUEN Hong-chau

主頁主頁  博士簡介博士簡介  學會簡介學會簡介  太極拳太極拳  內丹內丹  養生氣功集養生氣功集 
論文論文  功夫篇功夫篇  傳媒訪問傳媒訪問  道學講座道學講座  診症時間及聯絡方法診症時間及聯絡方法 

Tai Chi Yuen.org 太極拳 <上一篇 返回
太極拳與太極

    打太極拳最重要的是把拳法打出太極意味。「太極拳」三字包含了「太極」與「拳」兩義,而拳有拳理,太極有太極之理,兩者必須在「太極拳」的練習中具體地表達出來。

    拳理是講求動作在技擊防守中的實際應用與功能,當然重視拳腳在形軀上的長短距離、身法上的空間位置、及速度上的緩急輕重等等。為了做到實用效果,太極拳也如其他拳法的要求一樣,注重「含胸拔背」、「沉肩墜肘」、「鬆腰坐胯」等為氣勁發放的動作配合。惟這些拳法拳理,並非「太極拳」所獨尊,「太極拳」的特色也非在此,而是如何打出與其他拳路不一樣的「太極」精神。

    要打「太極」,必須明白何謂「太極」。《繫辭傳》云:「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」《老子》云: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,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。」所謂「一」,即是「太極」。「二」是陰陽既分,天地已判的狀態。對於「一」的具體修煉方法,《老子》一書提了不少,例如「守中」、「致虛守靜」、「虛而不屈,動而愈出」、「綿綿若存,用之不勤」、「常無欲以觀其妙,常有欲以觀其徼」、「知其雄,守其雌」、「專氣致柔,能嬰兒乎」等等皆是。這些都是教修煉者如何由「二」復修至「一」的方法。

    現象界一切事物的生息與發展,都在「二」的階段裡進行。我們打拳,也在「二」的領域中,故打拳講究前後相隨、上下相應,是必然的事。打好太極拳的「太極」,除了打出「一」之外,也必須先打好「二」。不明白「二」及不能打好「二」,是無法臻升至「一」的。「二」是對「陰陽」、「虛實」、「輕重」、「浮沉」、「將迎」、「內外」等等有所關注和掌握,楊澄甫的《太極拳術十要》(陳微明筆述)便是對「二」的要求,尚非煉「一」的功夫。其實,煉「二」並非難,只要掌握運動的相對性,便能打好太極拳的「二」。其方法亦不複雜,一點便明,例如,當我們要打出一拳時,拳是向外伸張的,若能做到在伸張中的拳路上稍微用意往後拉,使向前伸展的動作加入往後牽拉的潛在張力,那麼,所謂「前後相應」、「上下相隨」,都不外如是。又具體地說打「野馬分鬃」一式,當右臂向前向上斜開伸展、及左臂向下向後壓按的同時,雙臂的開展動作當中稍微用意加入回拉的暗勁,做成開展的張力,這樣打出來的「野馬分鬃」,便是太極拳對「二」的要求。太極拳之所以能發放外勁,也完全因為潛藏著往後牽拉的張力所導致。

    打好了「二」,便須提升境界,再打「一」。「一」是超越相對性的「二」的「運動」。「一」是陰陽未分的混沌狀態。它非有亦非無,既有亦是無;也是有而非有,是個無;也是無而非無,是個有。當我們打「野馬分鬃」時,在斜開的雙臂用意加入回拉的暗勁的同時,我們進而在張力的鼓盪中「定住」,便可以打出「一」。因為,「一」是既開展而又不欲開展,最後還是開展了「野馬分鬃」,但又不能說是開展的「野馬分鬃」。在動作的進行中,我們要把動作「定住」,即是說,縱使它在實際情況是開展了,但在境界上卻是凝定的,較易明白的講法是「動中求靜」,但這個講法亦不太適合,因為它仍墮入「動靜」相對觀念中,只講及「二」而未及「一」。最好的講法,可以參考程顥《答張橫渠定性書》之「動亦定,靜亦定,無將迎,無內外」,有將迎、有內外、有開展有牽拉,都是滯於「二」而未至「一」,只有連向前開展的「野馬分鬃」動作都忘記了,猶如時間被凝定住,沒有了時間的感覺,才是太極拳裡「野馬分鬃」之「一」的狀態,這樣才是「打太極」!

    橫顧四周好打太極拳的有識之士,從其如何演練詮釋「太極」一義的動作觀之,不明「太極拳」者十居其九矣!

(完)

本文作者:袁康就

© 袁康就太極內丹學會 1999 - 20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