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康就太極內丹學會
The Tai-ji, Inner Alchemy and Kungfu Practice of
Master YUEN Hong-chau

主頁主頁  博士簡介博士簡介  學會簡介學會簡介  太極拳太極拳  內丹內丹  養生氣功集養生氣功集 
論文論文  功夫篇功夫篇  傳媒訪問傳媒訪問  道學講座道學講座  診症時間及聯絡方法診症時間及聯絡方法 

Tai Chi Yuen.org 論文 <上一篇 下一篇> 返回
評《太乙金華宗旨》

    《太乙金華宗旨》(下文簡稱《宗旨》)一書說是呂祖降乩的作品,但歷來乩文有真有偽,真者雖真,亦視乎乩手的工夫而定,正如《宗旨》內文常提及元神與識神之別,乩手識心未除,元神未顯,乩文亦非天界上仙之靈文,只會落於乩手本身的知識和幻想裡。 [1]當中相差毫釐,卻謬之千里。降示的作品,惟有在乩手誠無為的心境之感通下,俟機而現;換句話說,乩手的心性工夫在臨乩當下,也要性光著現,這樣他才能在寂然無念,杳冥恍惚之際接收神靈之導引。《宗旨》降乩的年代是康熙年間,據《道藏輯要》收錄的序跋資料看,第一次降示以後,七子並無太多珍而惜之的動作,相隔二十四年以後,孝悌王再降乩重提《宗旨》,命年紀老邁的屠宇菴撰寫其緣起並輯訂成書,其意當然是要《宗旨》廣為發揚,以免真傳失佚。 [2]屠宇菴在其跋故弄玄虛,記述兩次壇前道侶均為七數,驚訝道緣之不可思議。 [3]其實他在掩飾過去七眾包括自己,沒有好好為世人廣傳《宗旨》玄文。當日即戊申年王靈官以護法監督的身份降乩訓示七子,務要諸君誓盟以《宗旨》化度無量,無奈《宗旨》面世幾近大半個世紀亦無甚了了。屠宇菴的跋只是掩飾責任之辭。

    即使《宗旨》經過兩次降乩訓示,在當時來說,也不見得廣為流行。 [4]為《宗旨》揭開那宣傳序幕的,相信要歸功於德人理查德‧威廉(Richard Wilhelm)及瑞士心理學大師容格(C.J. Yung)。前者在中國居住二十五年,並曾為《論語》和《道德經》翻譯,他於1928年出版《宗旨》的德文翻譯本。1930年3月威廉逝世,5月容格在威廉的追悼會中致辭,1931年白賴士(Cary F. Baynes)出版英文譯本時,連同容格為威廉寫的悼文一起刊出,隨即轟動歐洲。 [5]後來日譯本亦相繼出現,日文把《宗旨》譯為「煉金丹的秘密」,可想而知,日文不是譯自中文而是英文的“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”。自此《宗旨》真的廣為世傳,不過只是近半個世紀的事,距降乩之年已三百多年。

    《宗旨》無疑是一部好書。說它好,是因為相對於芸芸眾多隱晦難明的內丹著作,它算是簡單易做,且觀念清晰,對不太深入理解中國文化尤其內丹文化的外國人來說,恰到好處。不過,《宗旨》所提出的煉丹工夫,主要是修心煉性部份,屬於性功, [6]也接近禪宗;然承傳中的道家內丹學卻要求性命雙修,而道家的核心課題----仰觀天道,從而盜取天地之機而運用於自身生命的改造,最後超凡軀脫俗身而為真人仙子,才是道家內丹學的特點和優勝之處,沒有命功基礎的內丹學,與傳統儒家內聖之學中注重心性主體之修煉無異,只能在精神境界上「渾然與萬物同體」, [7]或「萬物皆備於我」, [8]對於形骸肉身是無可奈何的。禪宗的終極在「自性」的鍛煉,所謂「性本不生滅」、「性能生萬法」,都在「明心見性」的工夫裡著現,因此在主體主觀心理上有「自性迷,佛即眾生;自性悟,眾生即佛」的結論。 [9]煉心可以悟性,悟性可以了道,這也是一條心性修煉之路,對其法身的處理不置可否,反正肉身僅配得上個臭皮囊。道家對生命珍而重之,視肉身如珠如寶,死後靈歸何處固然要談,然其形軀的問題也絲毫不被忽略,這才算得上是形神合一的生命觀和死後觀。 [10]內丹學所帶出的神仙境界,絕對包括了形與神的超越,故言性命雙修,箇中性功直指心神的修煉,而命功則關注於改造形軀的工程。

    《宗旨》偏於性功,忽略命功。從其內容分析,調息回光、守中回光、及制目回光等工夫不失為明心見性的好方法,最後那性光顯現,金華發放,達到「太乙金華宗旨」,縱使不談命功,也不失為性功修煉的好書。可惜的是,《宗旨》在多處出言指斥原來鍾呂丹道有所要求或強調必須遵行的荒謬,令人對《宗旨》是否呂祖降示有所懷疑。例如「坎離交媾」的「交媾」方法,「百日築基」的「百日」,「心靜則丹、心空即藥」的「丹」「藥」觀念,都有別於較前被收錄於《正統道藏》而被視為鍾呂丹道正統的作品。 [11]如果說《宗旨》不是呂祖乩文是否有可能呢?這裡不是說《宗旨》不真是乩文,而是說乩手沒有存誠以元神用事,反以其識心造作《宗旨》。若此,則《宗旨》是當時乩手本人之作,假托於呂祖面世而已。這可能連乩手本人也不可知矣。

    縱觀內丹學的發展,明清之際因為三教合流,性功的側重是很明顯的。例如伍沖虛的《仙佛合宗》就有以下與《宗旨》相同的觀念和內丹用辭:

1. 有關「不著絲毫人我相」:
「見人我無人我之相也。」 [12]
2. 有關「返觀內照」:
「返觀內照者,返回其馳外之真意,以觀照於內也。」 [13]
3. 有關「注想兩眉之間」:
「兩眉間號曰明堂,陽光發現之處也。陽光發現之時,恍如掣電,虛室生白也。」 [14]
4. 有關「收兩眸之光,晝中得力,夜中受用;夜中得力,晝中受用」:
「此時用火,尤當入定,而專用眸光之功。時以日間用雙眸之光,專視中田。夜間用雙眸之光,守留不怠。」 [15]
5. 有關「散亂」與「昏沉」:
「心不散亂,意不昏沉,以至三百息數,......因昏沉散亂,以至三百息數,斷而復連,神炁不均,時離時合。」 [16]

    「牆裡開花牆外香」,《宗旨》在國外反被看好,並受到重視和傳播,這是道教文化內蘊其普遍性和實用性的元素所致。內丹學存在著不少玄秘的地方,這一點在推向全球的發展上不是好事,但生命就包含著不可知的地方,這是維繫人類理性追求的重要動力,正如葛洪所言:「所常履者,未若所不履之多;所嘗識者,未若所不識之眾。萬物云云,何所不有,況列仙之人,盈乎竹素矣。不死之道,曷為無之?」 [17]就因為神仙觀念有其玄秘性,人類永無止境、鍥而不捨的追求才顯其意義,道教內丹學引人入勝之處在此矣。

(完)

本文作者:袁康就


[1] 有關元神與識神的討論,見《元神識神章第二》。

[2] 第一次降乩是康熙戊申年,第二次降乩是壬申年,前後相距共二十四年。

[3] 據屠宇菴《金華宗旨後跋》云:「孝悌王又重提舊時《宗旨》,元(即屠宇菴,本名乾元)即授同學張子爽菴訂輯書成,復蒙列祖各序簡端,命元述緣起一大事,因緣時節,豈偶然哉!元等昔以七人受教於祖,今派下諸同學又適符七人之數,益信道緣之不可思議也。」屠宇菴表面上雖對前後均七人之數有所驚奇,但實質上試圖用言詞掩飾其未有把《宗旨》輯訂成書之責。

[4] 最初真正公諸於世的,是乾隆乙未年(1775)由錢塘邵志琳以「蘇門吳氏」的抄本所訂定的版本面世,這已經是107年之後的事。見《金華宗旨後跋》,《道藏輯要》室集二。

[5] 容格的文章被載為開首辭(Foreword)及附錄(Appendix)。見Richard Wilhelm,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, (USA:A Harvest Book, 1962)。

[6] 所謂性功,一般指心性修煉,是藉靜坐形式徹見真性本體的工夫;此與配合天地造化玄機以改造自身生命的命功修練,有很大的差別。

[7] 見程顥《識仁篇》:「仁者渾然與物同體。」

[8] 見《孟子‧盡心上》。

[9] 見禪宗六祖惠能《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附錄》。

[10] 道教並不重視死後如何的問題,今言死後是指神仙。

[11] 這些作品有《鍾呂傳道集》、《破迷正道歌》、《靈寶畢法》等。《宗旨》指「百日立基,非百日也」,但《靈寶畢法》指「一百日藥力全,二百日聖胎堅,三百日真氣生而胎仙完」;後者之鍛煉日數非虛擬之數。又《宗旨》言「採者大謬」,不談時候卦象,只注想下丹田作為坎離真交;但《靈寶畢法》強調採藥以「冬至為始,離卦為期」,用咽法讓腎氣中之無形之水交合心液中之無形之氣,以一年用功補十年之虧損;此兩者極不相同。更不同的是,《宗旨》以禪定法求取性光,《鍾呂傳道集》對釋家頑坐練心,只求定中出陰神的工夫,列作「鬼仙」,此丹道所竊笑也。......不同觀念的例子殊多,不作贅述。

[12] 見伍守陽《仙佛合宗》。載於徐兆仁主編:《伍柳法脈》(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1993),頁130。

[13] 同上,頁131。

[14] 同上,頁134。

[15] 同上,頁135。

[16] 同上,頁133。

[17] 見葛洪《抱朴子內篇‧論仙》。王明:《抱朴子內篇校釋》(北京:中華書局,1996),頁12。

© 袁康就太極內丹學會 1999 - 2012